用户名: 密 码:

首页 > 行业焦点

2014全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展览会在郑州揭幕

www.caamm.org.cn    2014-04-03

文章来源:行业工作部    作者:党东民   文章类型:焦点

3月27-29日,2014全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展览会(以下简称“全国春季农机展”)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机行业专家、企业代表云集一堂,共襄盛举。在28日开幕式上,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副理事长范景龙主持,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庆忠先后致欢迎辞,中国农机协会流通协会会长毛洪发表精彩讲话,并宣布“201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将于2014年10月28-3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在开幕辞中对前来参加展会的厂商表示了热烈欢迎。陈志表示,为更好地加强农机整机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交流与合作,自2014年本届展会开始,将“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更名为“全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展览会”。他说:“我们相信,本届全国春季农机展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机整机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广泛合作。”

陈志说,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高达3571亿元,同比增长16.3%,我国继续处于全球最大农机生产和消费国的地位,各项数据表明我国农机行业仍然处于快速发展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是农机行业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他表示,希望广大厂商通过2014全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展览会这一平台,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更好地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庆忠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他说,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随着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建设的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河南正集中力量加快现代农业大省的建设。郑州作为河南农业大省的省会,近年来积极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65万吨,连续十年喜获丰收,农业现代化、科技化水平稳步提升。“得中原者天下,得粮食者得天下,得农机者得天下”,作为春季全国农机行业最有影响力的展会,全国春季农机展与郑州市携手合作,必将推动郑州市的农机行业发展,促进郑州乃至整个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毛洪透露,将在武汉市举行的201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要继续发扬优势并不断扩大规模,届时将会有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多国厂商前来参展,与此同时,畜牧机械、水利机械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企业也会参加展会。

本次全国春季农机展室外展出面积增加了8 000 m2左右,总展览面积近5万m2,专为中小企业设计的室内标准展位达280多个,总的参展厂商350多家。全国春季农机展已经发展成为上半年全国农机行业最具影响力、最具特色和最具满意度的展览平台,行业风向标意义渐现。

利用全国春季农机展搭建的平台,参展企业举行了非常接地气的活动。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牵头的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展会期间举办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现代多功能农机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重大项目课题验收会,代表了当前我国农机工业最新科研成果的21项新产品独立展区,供大家品头论足,并且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奇瑞重工举行新产品发布会,推出了六款新产品。分别是:“耕王”RA2104型拖拉机、“谷王”TB60型小麦收获机、“谷王”PQ45型水稻收获机、“谷王”CA50型玉米收获机、“谷王”8000B型自走式联合收获机及“谷王”自走式青饲料收获机。奇瑞新产品以先进的理念、领先的技术、精致的产品,让与会者深深感受到奇瑞重工致力于科技创新的领军风范。

福田雷沃举办了“雷沃杯2014全国20佳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评选启动仪式”。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机合作社发展数量快速增长,2013年达到4.1万个,增幅连续三年超过20%。本次活动将通过探寻典型人物、挖掘典型事迹与先进的合作社科学发展模式,向全社会推广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农机合作社数量增长和农机装备结构改善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正能量。

《中国农机工业年鉴》社在国机集团展台举行了2013年刊新书发行仪式,李庆忠、陈志、毛洪、王玉狮、方宪法、王克俊、王玉荣、王宾、李有吉等众多领导和企业老总来为年鉴捧场,现场赠送的上百册年鉴被读者抢购一空。

记者看到,在展会现场各厂商展示的都是拳头产品。展会时值春耕季节,展示的农机产品深受广大农民的关注和欢迎,吸引了大批农民前来了解产品性能并询价购机。展会期间,还举办了2014春季中国农机发展论坛、粮食烘干装备技术与发展研讨会、遥控飞机植保安全技术讨论会及遥控飞行植保机模拟作业演示等多项配套活动。配套活动紧扣农机行业热点,相辅相成,受到了与会展商、观众和各方人士的关注与好评。(行业工作部  党东民)

 

 

 

 

    提交人:---    责任编辑:---

     

     

    中国农机工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农机工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农机工业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农机工业网,http://www.caamm.org.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它来源的作品,即“来源:XXX(非中国农机工业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