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机院院长王博: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农业装备科技创新何去何从?
www.caamm.org.cn 2019-07-12
文章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作者: 文章类型:普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广泛并深刻影响科技创新,新一代信息、生物、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渗透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生产及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农业装备科技创新面临新需求、新机遇、新挑战。”6月29日,中国农机院院长王博在云南昆明召开的2019年全国农机科研院所长会议上表示,“我们要认清形势,系统谋划,协同融合推进我国农业装备科技创新,只有牢牢把握关键核心技术主导权,才能掌握产业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这在当前国际形势背景下尤为重要。”
一是要紧紧把握交叉融合、延伸拓展等科技创新新趋势。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发展方向是要不断融合生物、农艺、工程技术,并与先进制造、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度集成,从领域上是要由种植业深入拓展微生物、养殖、加工、生态等产业领域,其技术特点是推动土壤-动植物-机器系统化、资源与环境协调、农机农艺融合、装备与信息融合,向高效化、智能化、网联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并在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产业链上不断延伸发展。
二是要站在战略高度分析面临的重大需求。我国农业装备科技创新及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紧迫的形势,创新体系不够完善、市场主体实力不强、核心技术供给能力弱、农机装备质量水平较低等仍旧是我们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创新驱动产业发展需求迫切。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要求农业装备不断增加品种、完善功能,提升效率效益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展乡村产业,推进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要求农业装备不断拓展创新链、拓展领域,延伸产业链,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国际技术及产业竞争加剧,要求农业装备加快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实现技术及装备自主可控,掌握产业发展主导权,以高水平科技供给保障产业安全。
三是要科学谋划布局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任务。要面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农业装备科技前沿,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国际产业竞争的重大需求,以保障粮食安全、食物安全、生态安全为主线,以农机与农艺融合、装备与信息融合、制造与服务融合、生产与生态融合为路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主导装备产品智能化、全程全面机械化,形成新一代智能农业装备技术、产品、服务体系,构建以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道路。
相关阅读
- 2025-05-14农业农村部推进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
- 2025-05-12吉林省2025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发布
- 2025-05-08七部门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实施意见
- 2025-05-08关于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
- 2025-04-27农业农村部联合中国农业银行推介支持种业振兴金融政策与
- 2025-04-25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中国农机工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农机工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农机工业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农机工业网,http://www.caamm.org.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它来源的作品,即“来源:XXX(非中国农机工业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