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首页 > 行业焦点

中国农业(博鳌)论坛上农机大咖如何说!

www.caamm.org.cn    2016-10-13

文章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作者:   文章类型:普通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原巡视员丁翔文表示,十二五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发展,于2015年末达到63.8%。但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作业质量和效率不高、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丁翔文在此间举办的“2016首届中国农业(博鳌)论坛上建议,应增加关键农机装备的有效供给、加快集成配套技术的有效供给。

丁翔文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快速提升。2015年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3.8%,较十一五末提高了18个百分点,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3.7%78.1%81.2%。此外,农机社会化服务纵深发展,目前我国农机合作社超5万个,2015年农机工业实现年总产值4523多亿元,我国已跃居世界第一农机制造国。

丁翔文指出,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仅衡量小麦、水稻、玉米等8个主要田间作物的机械化耕种水平,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机械化水平较低;机耕水平普遍较高,机种、机收水平较低,如油菜机种、机收水平刚过20%。二是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现在虽然已建立18.3万个农机组织,但服务面积只有农机作业的10.5%左右。三是作业质量、效率不高,仅解决了简单的机械耕、种、收,作业精准度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多功能复式作业刚刚起步。

对此,丁翔文建议,通过增加关键农机装备的有效供给,加强高性能、低能耗、低故障率的农机品种研发,摆脱精准作业高端农机产品过度依赖进口的现状。此外,加快集成配套技术的有效供给,打造工业、农业、包括环境等方面的相互配套的农业机械化系统工程,使农业机械化与土地、环境、育种栽培方式、经营方式等方面相适应,通过整治农田使其符合农机化作业标准。

中国农机工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农机工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农机工业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农机工业网,http://www.caamm.org.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它来源的作品,即“来源:XXX(非中国农机工业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